首页 > 新闻中心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工人日报》:中国企业助白俄罗斯圆了“轿车梦”

    

工人日报 作者:蒋菡 



“白俄罗斯原来只能生产拖拉机、卡车,用卢卡申科总统的话说,吉利帮助他们实现了‘轿车梦’。”5月29日,吉利(白俄罗斯)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程文安不无自豪地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出发,往东北方向驱车50多公里,就到了吉利(白俄罗斯)汽车有限公司。这是白俄罗斯目前唯一的乘用车生产企业,也是吉利汽车的首个海外建厂项目。

白俄罗斯曾经生产出世界最先进的大型机械、自卸卡车,但在民用乘用车方面却是空白。而吉利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全球化战略过程中,希望通过白俄罗斯辐射整个欧亚经济联盟市场。双方一拍即合。吉利与白俄罗斯的全球第二大矿山机械企业BELAZ公司、白俄国家零部件集团合资公司SOYUZ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了吉利(白俄罗斯)汽车有限公司。

      图为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东北方向50公里处的吉利(白俄罗斯)汽车有限公司。 本报记者蒋菡摄

  “中国速度”

该项目于2015年8月开工建设,2017年9月竣工投产。2017年11月17日,首台吉利博越汽车下线。

“这么大的工厂,从打桩到下线,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实现这样的‘中国速度’,中国建筑工人功不可没。”程文安说。

负责部分土建施工的中国十五冶白俄罗斯项目部前经理龚志凯介绍,白俄罗斯一年中有超过半年时间是冬天,因此施工格外紧张。“开工动员大会上,我们就定下了施工目标——在春节前完成三栋建筑物的结构封顶,年后再战砌筑装修工程。”

10月,白俄罗斯的温度已经降到10度以下;11月初,开始雪花飘舞。时至今日,十五冶白俄罗斯项目部总工谌晓冬仍对当时冬季施工的建设场景记忆犹新:“工地上没有采暖设备,我们就靠着‘热风炮’继续施工。”项目部精心组织冬季施工保障措施,全体员工加班加点、齐心协力。宾馆封顶,食堂封顶,办公楼封顶……十五冶这支 “铁军”在白俄罗斯的土地上依然“开得动、过得硬、打得响”。

程文安印象特别深的,是十五冶的“响应速度”非常快。后者承建的试车跑道项目是白俄的第一条生产试车跑道,2017年11月底完成了扭曲路施工,开始做保养,后来业主发现有个地方开裂了,立刻向施工负责人提出。“他们二话没说,马上处理。星期五发现的开裂,星期一就解决了问题。”

点点滴滴这样的小事累积起来,就是一个团队的执行力,就是一支队伍的战斗力。

眼下,在这座工厂,每4分钟就有一辆汽车下线。据了解,2018年该厂的产量是8700辆,2019年目标是2万辆。到目前为止,项目总投资3.45亿美元。

输出标准

走进焊装车间,唯一的中国面孔——副总工艺师杨世纪正在指导两个年轻的当地工人操作。“他们没有汽车制造的基础,但只要具体告诉他们怎么做,他们就能按照要求完成。”杨世纪说。

在该工厂的1248名员工中,仅有29名中方人员。焊装车间负责人德米特里-霍米奇告诉本报记者,建厂之初就有90多个核心员工到中国参加了3至6个月不等的培训。投产后,吉利又从国内派了四五十名技术人员来现场培训当地工人。

“之前我们在俄罗斯有代工厂,但要想真正提高产能、提升质量,依靠代工厂不容易做到。在白俄罗斯,吉利可以说是第一次输出了自己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这对吉利未来在海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所在国的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推动作用。”程文安说。

图为吉利(白俄罗斯)汽车有限公司生产总经理程文安。本报记者蒋菡摄

据程文安介绍,按照采购价格来计算,这家工厂所用的零部件51%以上都实现了本地化。“像轮胎、电池、座椅、散热器、玻璃,都已经本地化了,所有的辅料包括汽油、冷却液、玻璃水、机油等也都在当地采购了。”

因地制宜也是产品真正赢得本地市场的必然选择。据程文安介绍,针对当地气候特点以及消费者需求,吉利汽车对已有车型进行了二次设计。比如前风挡玻璃都带加热的功能,因为这边冷,玻璃容易结霜;给车的底盘打些PVC胶,防止撒盐化雪对汽车底盘的腐蚀。

作为一个外来者,是否也存在“水土不服”现象?程文安坦言,新厂一般都有个产量爬坡的过程,国内一般需要半年,而这里比较困难,目前还只能达到设计产能的90%。

“在产能爬坡过程中,会遇到设备、物流等在内的各种问题,要像打仗一样,提着一口气攻上去,加班加点直到解决。问题是这里的员工通常到点下班,有时候好像提着一口气突然就停下来了,有的坎就老过不去。”程文安说。

此外,培训员工的装配技能并不难,但工艺技术人员的技能提升需要时间,这就给及时解决现场问题带来困难。而这个工厂自动化水平高,所以对设备维修人员和车间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这些人才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培训出来,由此也影响到生产效率。

物流组织方面是按我们国内情况设计的,但在白俄罗斯情况不一样。“他们原来没有往生产线上进行物流配送的概念,两三千种零件要按照生产节拍往生产线上配送,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满足要求。”程文安说。


深度参与

站在工厂的试车场上,程文安指着一墙之隔的欧亚铁路告诉记者:“以前我们的物流都是海运为主,而白俄是内陆国家,绕一圈需要2个月。随着中欧班列开通,大部分都走铁路运输了,时间节省了一半。”

程文安透露,接下来吉利还将在明斯克的中白工业园投产一个发动机工厂项目。

可以想见,以这家工厂为起点,将逐步打造和完善白俄罗斯的汽车产业链,带动当地相关配套产业发展,还将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培养一大批汽车行业技术人员。

这无疑是中国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面对“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机遇,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走出去”之路已不仅仅瞄准卖出更多汽车,而是从单一的产品贸易转变为产品、技术、品牌、人才与资本共同输出的战略布局。在此过程中,会有爬坡过坎的困难期,会有彼此适应的磨合期,更有融合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期许。

图为本报记者在采访焊装车间负责人德米特里-霍米奇。  本报记者蒋菡摄


白俄罗斯工人正在焊装生产线上操作。  本报记者蒋菡摄


每4分钟下线一辆新车。 本报记者蒋菡摄

吉利(白俄罗斯)汽车公司生产副总经理程文安(中)和十五冶白俄项目部经理陈育波(左四)在接受记者采访